知名电脑设备厂商MSI在今年初的Gameverse活动中,首次公布Crosshair GL 系列电竞笔电。那么这款采用了12代 Intel Core i7-12700H处理器以及NVIDIA GeForce RTX 3060 Laptop的MSI Crosshair 15究竟会不会成为射击游戏玩家的心头好呢?下面就让小编好好介绍这款笔电!
外观设计
这次,在笔电以往漆黑低调的外观上染上了荧光黄的主题色,搭配上渐变的绿色,犹如冲破警戒线踏入危险地带的感觉,给人的第一印象非常的冲击。
在笔电的上盖,可以看到不同在MSI标志的周围添加了许多简约的线条以及警戒线的设计,保持低调设计的同时,也让玩家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射非常亮眼的荧光黄铰链处。这里要注意的是,上盖还是很容易留下指纹的,因此最好是要记得定时清理。
而当翻开笔电时,就能看到其充满未来科技感的设计。在键盘区域的周遭可以看到大面积的荧光黄,从铰链处衍生至触摸板上面,中间还加入了渐变的绿色,给人有很强的视觉冲击感。键盘两旁的区域还做了科幻风格常见的六角形蜂巢设计,小小的凸起让它更加防指纹的同时,视觉上也更加地立体。
而在手托区域也做了全新的独特设计,在触摸板的右方放置了一个三角形的塑料牌板,上面有着射击游戏的十字瞄准线,以及Aim to Perform的标语,而且触感也和玻璃材质一样丝滑,平时这里都是放置展现笔电特色的贴纸,现在用来增添游戏元素也是一个很棒的选择。
MSI Crosshair 15的机身厚度为2.69cm,而重量在2.3kg,属于正常的电竞笔电的范畴以内,同时笔电支持接近180度的屏幕开合,整体虽然没有轻薄型笔电那么方便携带,但还是很足够的。
接口
接口方面,MSI Crosshair 15 配备了一个 3.5mm 耳机孔、一个 HDMI 2.0、两个USB 3.2 Gen 2 Type-A、一个RJ45有线网络以及一个USB 3.2 Gen 2 Type-C。另外,笔电也拥有Wi-Fi 6以及Bluetooth 5.2,同时值得一提的就是支援最高2TB的PCIE 4.0 SSD,让这款笔电的资料传输速度更上一层楼。
对于电竞玩家来说,或许拥有4个USB Type-A的接口会更好,而有创作需求的朋友可能会更喜欢有能够插入SD卡的选择,另外Type-C不支持PD充电以及HDMI依然不是2.1版本,就比较可惜了。但如果对于你来说只需要能够接网线上网,两个USB接口来接键盘和滑鼠来玩游戏,那么笔电提供的接口已经相当足够。
屏幕
作为一款为FPS游戏玩家量身打造的笔电,屏幕自然要满足FPS玩家的基本需求。MSI Crosshair 15搭载了2K解析度的165Hz IPS屏幕,让追求帧率的电竞玩家在这款笔电上能够享受到流畅且高刷新率的游戏体验。
键盘
MSI在这款笔电上采用了独家的炫彩光谱电竞键盘,有着1.7mm的键程和以及酷炫的半透明键帽黄色WASD键,特点十足。小编手上的15英寸版本依然保留了数字小键盘,不过和字母键盘相比小了许多,小编的肥手指有时候可能会容易按错。
这次的触控板用起来还是很滑顺,比较可惜的就是下方的左键和右键比较硬,会比较难按下去,因此操作上会比较麻烦一点。
声音表现
在声音表现上,笔电的2个扬声器都有获得Hi-Res Audio的认证,但在实际体验中扬声器的最大声量并不高,加上没有低音和高音单元,不过立体声的部分有准确发声,整体表现还算过得去。
散热效能
MSI Crosshair 15采用了双风扇+6条散热管来最大化导热效率,并支持Cooler Boost 5 Technology。在进行测试时,虽然CPU很轻松地就达到了95°C,不过仅仅是在重度使用的情况下,在进行一些简单的工作时电脑会很快地降温,因此不必过度担心电脑的运作温度,并且手腕放置的区域完全不会感受到热量,这点是很不错的。
不过根据小编实测,Performance Boost模式下的风扇噪音还是会让人感觉嘈杂,不过这是因为笔电的热量能够快速地排出外部,并且在不进行需要大量效能的操作例如玩游戏或是影音内容创作时,笔电的噪音并不大,因此还是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电池续航
这次的MSI Crosshair 15电池容量为53.5Whr,并提供了平常使用的240W充电器,在实际测试的续航表现里,即便只是日常上网浏览等较轻的工作也依然只能维持大约4小时。另外Type-C接口也不支持PD充电,也证明它更适合边充边使用。
性能测试
搭载了12代 Intel Core i7-12700H处理器、NVIDIA GeForce RTX 3060 Laptop以及16GB的DDR4内存,那么这台MSI Crosshair 15的性能究竟如何呢?这里小编采用了3DMark以及PC Mark 10来进行跑分。首先3D Mark的跑分来到了平均分8,876分,即便是笔电版的RTX 3060性能也依然强大。
而在PC Mark 10的测试中,得力于12代Intel处理器的Alder Lake,拿下了6,954分的好成绩。总的来说,在创作还是游戏方面的应用,MSI Crosshair 15在性能上都能够同时兼顾两边的使用者。
游戏测试
作为搭载NVIDIA GeForce RTX 3060 Laptop的笔电,自然还是要测试一下具体的游戏性能。小编这里选择了3款游戏来测试实机游戏表现,分别是《Rainbow Six Extraction》、《Assassin’s Creed Valhalla》以及《Dying Light 2》,在画面设置上均采用了2K解析度+最高的画面配置,同时开启Performance Boost模式,来进一步提升性能。
首先是Ubisoft近期的射击游戏《Rainbow Six Extraction》,效能测试里平均帧数能达到79 FPS,这里我们可以优先追求射击游戏的高帧率,透过降低一档画面配置,并设置动态分辨率,就能将帧数拉升到稳定90+FPS。
另一款小编测试的游戏是招牌动作游戏《Assassin’s Creed Valhalla》,效能测试和实机表现都是40 FPS左右,因此如果想要获得稳定的60FPS,那么小编建议直接将分辨率调至1080P会是更好的选择。
最后一款则是可以开启光追的末日求生跑酷游戏《Dying Light 2》,这次开了光追+DLSS Quality帧数只能勉强在30 FPS,因此小编认为还是不开光追还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总结
总的来说,MSI Crosshair 15有着市面上相当大胆的独特设计,整体的表现也相当符合为射击玩家量身打造的定位。略微可惜的是部分笔电玩家可能会比较在意续航表现和嘈杂风扇声这几点,尤其是对有户外使用需求以及身旁有其他人同住的电竞玩家。
不过,如果身为硬核射击游戏玩家的你,能够接受它一些不怎么完美的地方,那么拥有优秀游戏性能,彰显玩家个性的MSI Crosshair 15肯定会是你在选择电竞笔电时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
如何购买
本地的MSI Crosshair 15一共三种型号,分别是RTX 3070Ti、RTX 3070以及RTX 3060,而搭载的处理器最高可到12代 的Intel Core i9理器。如果玩家想要知道更多资讯,可以到官方网站上查询。
产品规格
MSI Crosshair 15 | B12UGZ | B12UGSZ | B12UEZ |
处理器 | Up to 12th Gen Intel® Core™ i7 / i9 Processor | ||
屏幕 | 15.6" QHD (2560x1440), 165Hz, IPS-Level | ||
显示卡 | NVIDIA® GeForce RTX™ 3070 Laptop GPU 8GB GDDR6. Up to 1610MHz Boost Clock, 140W Maximum Graphics. Power with Dynamic Boost. May vary by scenario | NVIDIA® GeForce RTX™ 3070 Ti Laptop GPU 8GB GDDR6. Up to 1460MHz Boost Clock, 140W Maximum Graphics. Power with Dynamic Boost. May vary by scenario | NVIDIA® GeForce RTX™ 3060 Laptop GPU 6GB GDDR6. Up to 1752MHz Boost Clock, 140W Maximum Graphics. Power with Dynamic Boost. May vary by scenario |
内存 | DDR4-3200, 2 Slots, Max 64GB | ||
容量 | 2x M.2 SSD slot (NVMe PCIe Gen4) | ||
网络摄像头 | HD type (30fps@720p) | ||
无线连接 | Gb LAN, 802.11 ax Wi-Fi 6 + Bluetooth v5.2 | ||
键盘 | Spectrum Backlight Keyboard | ||
接口 | 1x Type-C USB3.2 Gen1, 2x Type-A USB3.2 Gen1, 1x Type-A USB2.0, 1x RJ45, 1x (4K @ 60Hz) HDMI | ||
声效 | 2x 2W Speaker | ||
电池/充电器 | 4-Cell 90 Battery (Whr) 240W Adapter | 3-Cell 53.5 Battery (Whr) 240W Adapter | |
大小 | 359 x 259 x 26.9 mm 2.47kg | 359 x 259 x 26.9 mm 2.3kg |
Discussion about this po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