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推出了「Psycho Krieg and the Fantastic Fustercluck」后,官方并没有停下脚步。《Borderlands 3》将推出全新的DLC,这是收录在官方第二季季票的内容内。小编有幸受到邀请,提前试玩了《Borderlands 3》全新DLC「Designer’s Cut」,并与大家分享小编的感想。
游戏简介
《Borderlands 3》全新DLC「Designer’s Cut」并不是一个故事类的DLC,而是增加游戏游玩要素的DLC。在这DLC中,新增了全新的游戏模式「Arms Race」以及每个角色都添加了新的技能树。接下来就让小编与大家细说这更新的内容。
新技能树
这DLC为游戏里每个「Vault Hunter」都添加了一个额外的技能树。紫色的技能树提供游戏的全新玩法,以及填补一些「Vault Hunter」所缺少的能力。
「魔女阿玛拉(Amara)」的「开明之力(Enlightened Force)」有着「相位烈焰(Phaseflare)」动作技能。虽然「魔女阿玛拉」的其他技能都是一次性的攻击,不过「相位烈焰」召唤出一个元素宝珠。玩家能自行攻击这球体让它飘到战场的四方,或者让它自己向前冲。「相位烈焰」碰到敌人时会对敌人造成伤害,而且还能群体攻击。
「兽王FL4K」的「诱捕者(Trapper)」技能树包含了重力圈套动作技能以及装载机伙伴。重力圈套动作技能让「兽王FL4K」能进行群控,而且能攻击范围内的敌人。「诱捕者」技能树注重于「FL4K」以及宠物的生存。
「特工赞恩(Zane)」的「专业人士(The Professional)」技能树包括了一个「螳螂肩载加农炮」。与「特工赞恩」的其他动作技能不同,玩家能重复使用这新技能因为有着很短的冷却时间。这攻击后就忘一旁的攻击让玩家能更多元化地使用「特工赞恩」,因为现在「on action skill end」的增幅也对「特工赞恩」有效了。这全新的技能树也让玩家能以狙击手方式游玩「特工赞恩」。
「枪手莫泽(Moze)」的「小熊妈妈(Bear Mother)」技能树带有「铁甲幼兽(Iron Club)」。这是一个迷你的「铁甲巨熊」,让玩家能召唤到战场上。它会跟着玩家行动而且自行对敌人作出攻击。「铁甲幼兽」有一个硬点,因此玩家只能选择装备一个武器类型。「小熊妈妈」技能树让玩家造成元素伤害攻击来增强玩家本身以及「铁甲幼兽」。
「Arms Race」
与之前所推出的DLC不同,这个DLC并不是剧情类DLC,而是添加了全新的游戏模式。要开始这个模式的话,玩家首先需要去到「Sanctuary III」,并在抽奖机旁找到一个小小的海报。这时按下地图就可以听到「阿克斯顿(Axton)」和「萨尔瓦多(Salvador)」在谈有关「Arms Race」的事情。之后玩家能飞到「Pandora」并进入一个被称为「Stormblind Complex」的领域。
「Arms Race」是一个游戏宇宙内的真人秀,由「Axton」和「Salvador」主持。一旦报名了,参赛者们的装备、被动技能、动作技能都会被夺取,然后被丢到一个寒冬的岛上。在那岛上有着已弃用的「DAHL」军事基地——「Stormblind Complex」。
为了确保公平性,每个参赛者都在同等的位置,所有技能树在「Arm Race」中被禁止了,这代表着没有动作技能或被动技能。这模式的关键在于武器的选择,让玩家能展示他们的实力,一边攻击敌人一边躲避「Murdercane」。玩家能在特定的地点复活被打败的队友,不过当全队覆没的时候,该队伍的「Arms Race」流程将会结束,而之前所没有拿到的物品将永远消失。
玩家或许曾一直以来无视稀有白色和蓝色武器,不过在「Arms Race」中,这些武器在玩家是否能夺得优胜有着重大的作用。当然,如果有幸运的玩家,能找到「Legendary」的武器,生存机率将会大大提升,不过这并不保证能100%优胜。
是的,认真地提醒玩家,需要拿到适当的武器来夺得胜利。不管是「Unique」还是「Legendary」,玩家能做三件事情来得到这类武器。首先,在地图中找到「宝藏标志」。这些被称为「Loot Room」,去到这些地方,如其中一个被称为「Seepage and Creepage」的,代表着有更大的宝藏等着玩家。不过也伴随着挑战,玩家需要清除掉即将到来的混乱,如「Seepage and Creepage」中,玩家需要杀掉全部敌人如「Skags」类、「Spiderants」类等等。
这些宝藏中,玩家通常能得到很强大的稀有物品,等级越高就越有可能会得到更强能力的武器,不过还是得靠运气。此外,越大型的敌人,越有机会得到它的独有武器。不只到处都有「Psychos」,玩家还得小心「Maliwans the Badass」,「Troopers」不过更难的估计还是全新的敌人,如烟般来往场地,大型灰紫色的身体,被称为「Rival Bandit Revenant」。要杀死它有点难度,如果遇到两个或以上的,还是逃跑比较好。如果有独特的武器能对它造成暴击,那可以尝试去杀它,很棒的物品等着玩家。
然后,还有「Air Drops」空降宝箱。这看起来有点类似大逃杀的,不过在这游戏里比较倾向于PVE,因为需要杀死敌人才有机会触发。「Axton」与「Salvador」将会给提示,通知「Air Drops」即将到来。之后玩家可以在地图上找到「Air Drops」的标志,或者可能会突然出现在眼前。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宝箱掉落的地点会有不少敌人等着玩家,不会让玩家轻易获得,打败全部敌人,然后可以得到物品,如果幸运的话,还能得到传奇武器。
当在岛上时,玩家有有限的时间来拿物品以及从特定地点挖出,趁「Murdercane」风暴来领之前。这就类似大逃杀游戏,不过少了PVP元素。在岛上的敌人和宝箱是随机生成的,而且没有PVP元素,玩家能与朋友自由探索。
这个模式能自己或队伍合作游玩,不过因为小编试玩的时候只能单人游玩。小编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有关这合作模式的资讯。合作的队友能在特定的地方复活,不过如果玩家死了又没有队友能帮忙复活的话,那么这流程就结束了。然后在岛上所拿到的物品都会消失。如果想要把最好「Legends」品质的物品从岛上拿走的话,那就需要完成越多,包括打败「Heavyweight Harker」,「Stormblind Complex」的在最后头目。
这游玩模式有着一个特点,因为这模式的基础(所有人开始时有着相同装备和技能),玩家能与任何人,无论有经验与否都能一起游玩。如果想要最好的只在「Arms Race」里掉落的「Legendary」装备,那就需要做好准备对战「Heavyweight Harker」了,「Stormblind Complex」的最终BOSS。「Arms Race」会测试玩家的熟练度,或许玩家会不停地死,不过完成一个个的「Arms Race」会很有成就感,甚至能得到「ECHOcast legend」物品。
小编在这里给即将游玩的玩家一些建议。玩家能在游戏开始前就把三个发电器启动,别怕因为只需启动一次就可以了。游戏是有时间限制的,小编游玩至遇到最后BOSS大概花了30至40分钟。别在呆在圈外,因为「Murdercane」会随时杀死玩家。
宝箱在地图的四处都有,玩家能找「Safety Loot Crate」来得到武器,普通宝箱来得到物品与药物,而有骷髅头的宝箱是金钱。游戏里还有其他的宝箱,如在路旁类似垃圾的以及带锁的,这些让玩家自行去发掘了。游戏里有一些机器让玩家来购买武器和药物,如果玩家有钱的话。对了,就如之前所提到的,「Arms Race」里玩家是从零开始。
在游戏初期,别靠近「红色骷髅头」标志。无论什么情况发生,都要先远离这地方,直到玩家得到了完美的独特武器,或者更好的装备。因为无论如何,无论最后的赛圈是如何,都要面对最后BOSS。没错,那个标志就是最后BOSS了。它有着两个护甲需要打破,最后是血条,打清光后就能打败它了。这BOSS有点难度,因为需要靠玩家的运气,以及玩家当时手上的武器是什么。
总结
对于新增的技能树,小编觉得这让游戏增添了不少的乐趣。而且能为喜爱的角色增加更多可能性,配备不同的招式组合来获得最好的伤害。
关于全新的「Arms Race」模式,小编认为这如果与朋友一起玩的话是非常棒的体验,一起一边嬉闹一边杀敌。而且如果是队伍合作的话,敌人甚至最后BOSS都会变得更容易。而如果是自己单人游玩,就需要注意别前往太多敌人的地方,因为有时候会太专注于杀敌而忽略了即将到来的「Murdercane」。要接近「Air Drops」或最后BOSS前,先确保玩家有适当的武器。能从零开始体验各种武器,这模式确实是蛮不错的体验。
如何购买
《Borderlands 3: Designer’s Cut》DLC 将收录在「Seasons Pass 2」内。目前官方还未公布「Seasons Pass 2」价格。本作DLC 5也可以单独购买,将在PS4、PC、Xbox One以及次世代主机 PS5、Xbox Series X|S发售,建议售价为15美金(大约RM 62)。想要了解游戏的更多详情,玩家可以到官方网站去查看。
试玩影片

影片推荐
The Review
Borderlands 3 Designer's Cut
《Borderlands 3: Designer's Cut》DLC新增了技能树,让每个角色都过了用处,用起来有别一般的体验。新增的「Arms Race」模式支持高达四人的合作,和朋友一起玩想必非常的欢乐。这模式注重于PVE,没有PVP元素,可以很轻松地和朋友一起游玩,一起打败最后BOSS。
PROS
- 新技能树让角色更有用
- 「Arms Race」支持四人合作游玩
CONS
- 游戏重复性很高
Discussion about this post